离退休园地第91期

老龄化是我国面临的重大问题

人大代表热议当前老龄化局势

老年人口基数增大,高龄老人比例高,“空巢”家庭日益增多,家庭养老功能弱化,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对养老服务业提出了严峻挑战。在北京参加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代表们建议,应把推动养老事业的发展纳入到国家扩大内需加快发展的项目中。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民政厅厅长刘健说:“中国已提前进入老龄化社会,目前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12%,到本世纪中叶,中国社会将迎来人口老龄化的首次峰值,每4至5名中国人中,便会有—位年过花甲的老人。这应当引起高度重视。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对养老服务业提出了严峻挑战。

“上世纪90年代初,每10个年轻人供养一个老人,而现在这一比例达到了3:1。养老的问题通常和已成为社会热点问题的医疗问题、教育问题和住房问题,被人们并称为‘四座大山’。”全国人大代表、山东临沂市人民医院院长尹传贵也有同感。

伴随近年来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的人口迁移,以及计划生育家庭夫妇相继进入老年,城乡老年人家庭小型化、“空巢化”趋势日益明显,这给“依靠家庭养老”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据介绍,目前我国“空巢”家庭日益增多,城市“空巢”家庭已达49.7%,农村达到了48.9%。曹莉莉代表说,家庭养老功能弱化,是我国老龄工作面临的严峻现实。虽然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养老服务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目前我国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只有4万个,床位只有200多万张,平均每千名老人只有11张床位,不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甚远,就是与发展中国家平均每千名老人拥有的养老床位30至50张相比差距也十分明显。

刘健说:“最大的问题是社会化养老。应当推广‘养老服务社会化,就是以构建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运转协调、服务高效的新型老年社会福利服务体系和养老服务模式。’这种模型的建立,具有服务主体多元化、服务方式多样化、服务对象公众化、服务队伍专业化等特点。”

(离退休工作处)

园地集锦

◇妙语箴言◇

△ 建立自我,追求无我 —— 李嘉诚

△ 莫放春秋佳日过,最难风雨故人来 —— 郑板桥

△ 得山水情,其人多寿;饶诗书气,有士长年 —— 古楹联

△ 运筹帷幕,决胜九天;精测妙控,遨游苍穹 ——北京航天飞控中心大门联

△ 人生最终价值不在于生存而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 亚里斯多德

△ 香港胜在有你同廉政公署,

她的纯净需要每个人的共同努力。—— 香港廉政公署广告语

△ 喜牛、爱牛、从来不吹牛;学牛、育牛、甘当孺子牛—— 牛年联句

△ 晓起凭栏,六代青山都到眼;晚来对酒,二分明月正当头 —— 古诗联

                                                  (宋焕章  辑)

老人天地

老夫吟诵

北方明珠

五十八年话津塘,

斗转星移写沧桑。

顶天高楼说崛起,

满港塔吊映辉煌。

万千白鸽迎客至,

多情海鸥伴君翔。

盐碱滩上升明珠,

数尽风流津门客。

罗世典

写于2008年11月

春 之 雅 称

三春:古人习惯称农历正月为孟春或早春;二月为仲春或酣春,三月为季春或晚春、暮春或末春,合称“三春”所以,有的诗中提的“三春”,其实就是指春天。孟郊《游子吟》云:“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九春:春季三个月90天,10天一春,故又得“九春”之名。阮藉《咏怀》云:“悦怿若九春,馨折似秋霜。”

青春:春天,草本极青,一派葱葱郁郁,因之称春为“青春”。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云:“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阳春:我国江南一带称春天为阳春三月。李白诗:“阳春召我以烟景”,是对春天的绝妙写照。

青阳:春天空气清爽新鲜,阳光温和,

所以春又有“青阳”之美称。陈子昂《感遇》云:“白日美不归,青阳时暮矣。”

艳阳:春天风光明媚,故又称“艳阳”。鲍昭《学刘公干体》云:“艳阳桃李节,皎洁下开妍。”

芳春:春天天气渐暖,百草萌发,万木滋长,奇花异草斗芳菲。于是春又有“芳春”的雅号。陆机《长安有狭邪行》曰:“烈心厉劲秋,丽服鲜芳春。”

此外,春天还有“苍灵”、“阳节”、“昭节”、“韵节”“淑节’”等别称。   (贾建岐  荐)

人生在线

什么最重要

一般来说,二十岁以前的人以为,学习成绩最重要。一次考试分数下来,可以把人分为三六九等。“一本”、“二本”“三本”,“大专”、“职专”“中专”,成绩好的,上好学校,成绩差的次等学校。好学校风光无限,差的学校心中不服气,不就是临阵怯场了吗?

二十五岁的人认为,理想工作最重要。虽然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虽然说:“只要是金子,到哪儿都发光。但现实提醒年轻人,工作岗位的差别实在太大了,有时决定一个人一生的命运。

三十岁的人认为,婚姻家庭最重要。首先要有一个称心的伴侣,看着可心,想着随心,处着顺心。其次,要有一套自己的房子,不一定很大,但也说得过去,接着要有一个可爱的孩子,健康活泼,聪明漂亮。

三十五岁的人认为,人际关系最重要。在现实生活中,人际关系就像是一道道的“门儿”。有“门儿”, “没门”大不一样,要不然到处要找“门儿”,“前门”不行也要走 “后门”。

四十岁的人认为,事业有成最重要。刚走出校门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线上,到了四十,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就明显拉开了,有的人升了官,有的人发了财,有的人出了名。得意者趾高气扬,失意者心里老大不痛快。

五十岁的人认为,儿女成才最重要。儿女是父母一生最大希望所在。父母五十岁左右正是儿女最让人担心的时候。能不能考上好大学?能不能找到好工作?能不能谈上好对象?当有人夸奖他们儿女有出息的时候,父母心里不知道有多高兴呢!

六十岁的人认为,身体健康最重要。该退的退,该离得离了,没有上班的紧张,没有工作的纷扰,没有生存的压力,现在最大的任务是“养老”。而且身体也不断发出信号,不是这里不舒服,就是那里有疼痛,似乎在不断提醒你——此时身体最重要。

七十岁的人认为,心情愉快最重要。古人说“人生七十古来稀”能够活到七十以上,也算超过中国人口寿命的“平均数”了。因此,每个老人都应该享受快乐,为我的亲历的发展而快乐!为我们见证的成功而快乐!为我们展望的未来而快乐!为快乐而活着,为快乐而长寿!(靳  晋  供稿)

老年感悟

感悟幸福

人来到世上,不断寻找幸福。常自言自语,什么是幸福,幸福在哪里,原来幸福没有统一的标准,也不可能有统一的标准、世上的人,心中都有自己的幸福标准,对幸福都有自己的理解:

    生活公正地说,财富的多、寡决定不了个人的幸福。人没有一定的物质财富,过不上幸福的生活。家有万贯财产的人,生活中并不感到幸福,甚至感到财富越多,会有不幸福的感觉,会越来越不快乐、幸福并不与财富多少成比例,就比较而言,千千万万普通劳动者,倒是比“富翁”生活得更充实、更幸福。

    生活告诉我们,有人整天追求“清闲”,过着花天酒地的“清闲”生活。看上去他们潇洒,幸福,荣耀,但在劳动人民心中,他们是内心空虚,无所事事的“—醉方休”、“纨绔子弟”。他们看似超凡脱俗,过着神仙般的生活,实为俗不可耐玷污“幸福”!只有科学合理安排的休闲生活,才是幸福的享受,不懂得幸福的人.压根儿就不配“清闲”。

    常知足,常幸福,不知足,不幸福,知足不是消极的,是理智的,既知足,又不知足。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合情合理合法地追求物质财富,追求幸福,当进则进,当退则退,为幸福付出,在自我知足意识的支配下,体验甘苦,体验幸福。不知足,则终日想入非非,绞尽脑汁,为地位、金钱、美女而不惜损害他人幸福,一旦“幸福”到手就“得陇望蜀”,甘当“幸福”的奴隶!

    平安是福,一个人只有心静,心宽,心无妄求,就会有平安的伴侣。一个人如果成天幻想索取,琢磨损人;嫉贤妒能,梦想一日成巨富,那就与平安无缘,生活也就谈不上幸福,

    平淡,真实就是幸福。生活中不时有人“莫名苦闷”。当幸福从他手头溜走时,当他看到别人生活幸福了他就不快乐,埋怨自己“命运不济”,并把幸福看得神秘莫测,其实幸福是真实的,平淡的。

    人哭着来,苦着走,来去匆匆,苦斗一生,付出一生,苦尽甘来,没有苦何来甜。人生处处有幸福,人生时时有幸福,问题在于你是如何看。有人省吃俭用,收养孤儿,  有人解囊助学,有人挺身救入……他们感到幸福。

什么是幸福,怎样寻求幸福,幸福就在人生的艰苦奋斗的历程中,就在每个人的心中,在每个人的悟性与理解中。

                                (本刊推荐)

敬词谦语   莫乱用

令:用于对方的亲属或有关系的人。如令尊、令堂、令郎、令爱等。

贤:用于平辈或晚辈。如贤兄、贤弟、贤婿、贤侄等。

尊:称跟对方有关的人或事物。如尊驾(您)、尊府、尊姓大名等。

贵:称跟对方有关的事物。如贵姓、贵府、贵干、贵庚(年龄)、贵校等。

高:称别人的事物。如高见、高论、高寿、高就、高足(学生)等。

大:同“贵”。如大名、大作、大札(信函)等。

惠:用于对方对待自己的行动。如惠存、惠临、惠顾、惠允、惠赠等。

拜:用于人事往来。如拜托、拜领、拜识、拜别、拜辞、拜读、拜贺、拜望等。

光:表示光荣,用于对方来临。如光临、光顾等。

恭:表示尊敬。如恭喜、恭候等。

雅:用于称对方的情意、举动。如雅教、雅意、雅正等。

奉:用于自己的举动涉及对方时。如奉告、奉还、奉劝、奉托、奉陪、奉赠等。

家: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高或同辈年纪大的亲属。如家父或家严、家母或家慈、家叔、家兄等。

舍: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低或年纪小的亲属。如舍弟、舍侄等。

拙:称自己的文章、见解等。如拙笔、拙著、拙见等。

贱:称有关自己的事物。如贱姓、贱名、贱内等。

敝:用于跟自己有关的事物。如敝人、敝处、敝校等。

小: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人或事。如小儿、小媳、小女、小弟等。

愚:称有关自己的人或事。如愚兄、愚见等。         (余炳生  荐)


文本框: 体育讯息

第一届高校区县教委门球邀请赛筹办负责人会议召开

2月17日,在体育大学召开了第一届北京高校门球邀请赛筹办负责人会议,会议研究通过了协会章程,组织机构及09年工作有关事宜。推选体大离退休处长刘脉之为协会主席,清华大学离退休处长邱显清和中国农业大学离退休处处长葛树林为副主席。体大、清华、农大三校的门球主席分别任秘书长和副秘书长,负责具体工作。另外,今年5月上旬,将举办第一届北京高校区县教委门球邀请赛,准备工作在有序顺利进行中,由体大、清华、农大协办,我校将率队参赛。


我校荣获清香玉门球“三八杯”冠亚军

3月4日,海淀区门球实力最为雄厚的清香玉门球俱乐部“三八杯”赛在林科院门球场拉开帷幕。有来自北大、体大、国防大学、总参、军科院等18支强队参赛。我校队员克服重重困难,不惧强手,临场发挥了较好水平,创出了“三八杯”赛的历史最好成绩,使最后的冠、亚军争夺赛在农大队内进行。最终,中国农大一队获得冠军,二队获亚军,为农大争得了荣誉。

老年修养

耳顺·心顺·养生

孔子说:“六十而耳顺。”《千金翼方》把“耳顺”视为“养生之要,耳无妄听”;孙真人的《卫生歌》中也有“顺耳顺理,修身除虑”;北师大于蓝教授在“为人之道”讲座中说,人到了“耳顺”的年龄,应该是对世间的一切都理解和包容的年龄。内心从容淡定,通晓世故,修炼中庸之道已陶冶和熔铸达绚烂之极。因此,“耳顺”源于“心顺”。

人到六十,是人生由“台上”到“台下”的转折点。如何对待呢?原文化部长王蒙说得好:“不管您是不是有一点‘伟大’,您一定要弄清楚,其实您与常人无异……越装模作样就越显小儿科,大家就越不‘尿’你。”所以,“下台”后一定要有平常心,做平常人,干平常事,过平常生活,就会精神愉快,轻松自在。

“下台”后,已成为别人劳动果实的分享者和服务对象。对国家和他人的关

怀、照顾、尊重应少一些“理所当然”,多一些感激、感谢之心。如此,可以沉淀许多浮躁和不安,消融许多不满和牢骚,生活就会充满亲情和阳光。

步入六十“耳顺”这个年龄段,无论听到什么话都要坦然面对,冷静思考,不急躁,不强辩,不做“倔老头”。心贵达观,气贵平和。平静对晚年养生大有益处。胡适晚年对“六十而耳顺”就有妙解:“我想,还是容忍的意思。到了六十岁,听起人家的话来已有容忍的涵养。我年纪越大,越觉得容忍比自由还重要。其实容忍就是自由,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

看来,人到晚年要有“知足常乐,能忍自安”的胸怀。

欲“耳顺”须先“心顺”,如此,才能达到“养生”之目的。(王惠敏  荐)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