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退休园地第90期

欢声笑语辞旧岁 载歌载舞迎新春

——我处举办2009年老同志迎新春联欢会侧记

11月8日上午和1月12日下午,离退休工作处分别在西区报告厅和东区老年活动中心举办了老同志2009年迎新春联欢会。广大离退休老同志欢歌笑语,齐聚一堂,喜气洋洋地欢庆新春,共迎佳节。副校长王涛出席联欢会并热情致辞。离退休工作处葛树林、副处长张华、王扬和离退休处全体工作人员与1100多位老同志共同参加了此次联欢活动。

首先,王涛副校长代表学校向老同志们慰问、拜年,并转达了瞿振元书记、柯炳生校长对大家的问候,祝老同志们身体健康、全家欢乐。他说,农大发展到今天离不开老一代人的努力和付出。在2008年,学校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教学、科研、人才队伍培养等方面硕果累累。这里凝聚了全校师生员工的辛勤汗水,其中也包括了离退休同志的智慧和力量。王涛代表学校对老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他同时表示,在新的一年里,学校会尽心尽力为老同志办实事、办好事。使老同志能够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幸福安度晚年。在致辞中,王涛还就2009年 老干部活动经费、西区教工活动中心建设及在西区建设医疗点等有关事项向大家进行了通报。葛树林处长,张华、王扬副处长一起登台,向老同志们拜年,恭贺新禧。他们共同祝愿老年朋友们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阖家欢乐。

联欢会在教工舞蹈协会带来的集成团体舞“优美的旋律”中拉开了序幕。老同志们自编自演的节目包括了小合唱、舞蹈、京剧清唱、太极扇、服装表演、独唱、合唱等形式,节目设计精致、优雅、舒缓,真实而又生动地反映了老同志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老年生活和情趣。由北京教育系统老干部活动中心和北京老干部活动中心舞蹈队带来的舞蹈“沐浴春风”“纤夫的爱”、“格桑的春天”将联欢会推向了高潮。联欢会还安排了现场书画绘制、互动小游戏和抽奖等,给联欢活动平添许多欢乐气氛。整个联欢活动始终笑声不断,掌声连连。演出场面,气氛热烈而感人。所演节目,精短好看,异彩纷呈,充分体现了广大离退休老同志积极乐观而又丰厚的晚年生活和绚丽多彩的夕阳红人生,让大家在鼠去牛来之际,享受到了令人愉悦的艺术文化大餐,以欢乐的心情辞旧迎新。       

(离退休工作处)

园地集锦

妙语箴言

  

  国是系心,民生长问 —— 报刊热词

△ 等闲赋得春耕曲,对牛弹琴有知音 —— 牛年诗句

△ 常将乐钥开愁锁,莫将心机织鬓絲 —— 古养生诗句

△ 你要相信自己的价值,你就要给世界创造价值 ——海外箴言

△ 冬去春来天开清淑景,松青鹤寿人享和谐年 —— 李铎

△ 科学和想象把世界连在一起……团结一致,众志成城,

一息尚存,希望就在 —— 奥巴马

△ 品生活幽默意味深长笑口常开;

览世间百态乐在其中青春永驻—— 《讽刺与幽默》贺岁联

△ 门可通天,仰观碧落星辰近;

路承绝顶,俯瞰翠微峰峦低 —— 衡山南天门联

                                                  (宋焕章  辑)

老人天地

老夫吟诵

笔下寻乐舞丹青

农大老年大学书法班又到了收获的季节,贝威扬老师辛苦耕耘,硕果颇丰。严师出高徒,涌现出一大批优秀学员和作品。大家时在学的过程中觅得无穷的乐趣,感慨系之,特撰二首小诗以抒发情怀。         

 一

书法园地硕果丰,贝老执教建奇功。

书友春秋四载聚,笔下寻乐舞丹青。

无极书法变无穷,各有独钟隶楷行。

书与自然和谐美,悟理明法寓意中。

隶书写好两条线,横竖微弯有异同。

点画匀称稳中健,结体偏方横宽松。

燕不双飞蚕有情,各部自立密向纵。

画点之间偏旁让,歪打正着造美型。

梁友 写于2008年10月

读 诗 巧 记 名 著

闲暇读书,偶见一首构思奇巧、用字精当的小诗,仔细揣思,诗中嵌入19部我国古典文学名著。诗云:“东西三水桃花红,官场儒林爱金瓶。三言两拍赞今古,聊斋史书西厢镜。”

诗的第一句中的“东”是指明末冯梦龙的《东周列国志》,“西”指明代吴承恩的《西游记》,“三”指元末明初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水”指元末明初施耐庵的《水浒传》,“桃花”指清代孔尚任的《桃

花扇》,“红”指清代曹雪芹、高鹗的《红楼梦》。第二句中的“官场”是指清末李宝嘉的《官场现形记》,“儒林”指清代吴敬梓的《儒林外史》,“金瓶”指明代兰陵笑笑生的《金瓶梅》。第三句中的“三言”是指明末冯梦龙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两拍”指明末凌蒙初的《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今古”指明代抱瓮老人辑的《今古奇观》。第四句中的“聊斋”是指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史书”指西汉司马迁的《史记》,“西厢”指元代王实甫的《西厢记》,“镜”指清代李汝珍的《镜花缘》。 “爱”、“赞”为虚词,起连接作用。    (王振岐  荐)

老年文化

牛年说牛趣

十二生肖,牛居亚座;家养六畜,牛为第二。它不仅勤于耕田,也富于牺牲,故而深受人们的青睐。

宁戚饭牛而歌,引起春秋霸主之一齐桓公的注意,因此受到重用的故事广为流传,就连大诗人屈原也在《离骚》中歌而咏之云:“宁戚之讴歌兮,齐桓闻以该辅。”汉代王逸注曰:“宁戚,卫人;该,备也。宁戚修德不用,退而商贾,宿齐之东门外。桓公夜出,宁戚方饭(喂)牛,叩角而商歌:‘南山矸,白石烂,生不逢尧与舜禅,短褐单衣适至干。从昏放牛薄夜半,长夜漫漫何时旦?’桓公闻之,知其贤,举用为客卿, 备辅佐也”后人常用此故事为贤才落魄或君臣遇合之典,如李咸用诗“谁听宁戚敲牛角,月落星稀一曲歌”等。齐国名将田单,以火牛阵大败燕军,创造了历史上以弱胜强的光辉战例。据《史记·田单列传》记载:战国时期,燕将乐毅率兵伐齐,  很快便席卷了齐国大地,只剩莒和即墨两座城没有被攻陷。后来齐国用反间计, 乐毅被解除兵权, 去了赵国。田单守即墨城,看到燕军放松警惕,便于城中聚积千余头牛,在它们身上披起画有五色龙花纹的彩衣,在牛角上绑上利刃,束起芦苇,浇以油脂,然后点着芦苇,牛怕烧便疯狂冲出城来。五千壮士紧随其后,城上士兵击鼓呐喊助威,所触皆死,锐不可挡,燕军一败涂地。这一战役的获胜,真可说是“谋事在人,成事在牛”啊!以牛设喻,最为有趣的莫过于“喘月”了。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有这样一则故事:晋人满奋,字武秋,官至尚书令。 一次他在晋武帝身旁侍坐,北窗是琉璃窗,实际上很严实,但看起来却像透风似的。 见此情景, 满奋面现难色。晋武帝笑着问他为什么犯难,满奋回答说: “臣好比吴地的牛,一看见月亮就喘起来了。”原来吴地(今江淮一带)的牛,多为水牛,最为怕热,太阳一晒它就发喘。久而久之,一旦看见月亮,便误以为是太阳,也喘息不停。对于这一典故,  诗人们极感兴趣,多有吟咏。  如李白诗“六月南风吹白沙,吴牛喘月气成霞”。

老年养生

洪昭光:送你一个新年健康大礼包

最近,著名健康教育专家洪昭光介绍了最新的养生秘诀,作为新年大礼送给广大读者。
    洪教授介绍:爱妻爱子爱家庭,没有健康等于零。 长寿秘诀就是———新年伊始,给自己的健康做个规划,因为没有健康就没有小康;没有健康,就没有人生的一切希望!健康规划就是对自身状况有个深刻的了解和认识,知道自身的薄弱环节及优势,对饮食起居、生活保健、 日常防护等可以扬长避短;在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面,做到提前预防, 及时就医,避免病情拖延.从而制订适合自己 的保健细节并坚持实施,这样可以健康不得 病,个人少受罪,家人少受累,节省医疗费,造福全人类。洪昭光认为健康规划越早做越好!20岁之前养成了好习惯,40岁时生理指标才会正常,60岁以前没有病,80岁以前不衰老,轻轻松松100岁,快快乐乐一辈子。在健康面前常常有四种态度四种人:一是聪明人,他们注重健康,投资健康,结果健康增值,一百二十;二是明白人,他们关注健康,储蓄健康,结果健康保值,平安九十;第三种人是普通人,他们漠视健康,随心所欲,结果是健康贬值,病病恹恹,带病活到七十;第四种是糊涂人,其中许多是“白骨精”(白领、骨干、精英)。他们透支健康,提前死亡,生命浓缩,五十六十。因为健康面前人人平等,谁重视“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谁就能收获健康和快乐。洪教授将他的健康规划细细分解为“三四八”,即三个平:平日饭菜,一荤一素一菇,燕麦牛奶豆腐;平和心态,不急不恼不怒,爱心宽容大度;平均身材,不胖不瘦、血管不堵,天天早晚走路。四君子:君子量大,小人气大;君子不争,小人不让;君子和气,小人斗气;君子助人,小人伤人。八字歌:日行八千步,夜眠八小时,三餐八分饱,一天八杯水,养心八珍汤,健康八段锦,米寿八十八,茶龄百零八。最后洪教授送给大家一个“早餐快乐茶”:爱心是美容霜,读书是维生素,音乐是止痛剂,运动是安眠药,孝心是善之本,敬业是乐之源,感恩是健身丸,正气是防弹衣。              (黄德玮  供稿)

老年诗话

诵读古代的廉政诗联

我国古代一些为官者,不仅廉政自律,洁身自好,而且撰写了不少能够净化人们心灵的廉政诗联,成为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读来发人深省,大有裨益。明代的吴讷官做到副都御史.不可谓不大,但他十分清廉。一次到贵州视察,乘船回北京时地方官想送他100两黄金。吴讷连封都不拆就命来人带回去,且在封

上题了一首诗:“萧萧行李向东还,要过前途最险滩。若有赃私与土物.任教沉在碧波间”。公众熟知的于谦更是明代的大清官。任河南巡抚时,一次进京述职,朋友们要他带点土特产什么的,也好联络感情,便于办事。他笑了笑,举起双袖:“带有清

风足矣!”并吟诗一首,题为“入京”:“绢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间话短长”。东汉莱州太守杨震也因廉洁而名传至今。一天深夜,有人送黄金给他,还说:“夜黑无人知道”。杨震义正词严反驳道:

 “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谓无知!”令他将黄金带回。

后老百姓建“四知台”来纪念他。为此,清朝人薛喧特写诗赞道:“人间无处

天不公,却笑黄金馈夜中。千载四知台下过,马头犹自起清风”。

 明代弘冶年间,官场行贿求官之风盛行,百姓怨声载道,对其深恶痛绝。吏部

尚书王恕为告诫内外官吏,并警示自己,曾在官署大门挂联一幅:“仕于朝者,以馈遗及门为耻;仕人外者,以苞苴入都为羞”。清代在桂林做官的赵慎珍,在升迁时;为正己身,亲自手书警联自诫:“为正不在言多,须息息以省身克己而出;为官务持大体,思事事皆民生国计所关”。

道出了为官者克己奉公、勤政为民的高风亮节。

 (王则智   荐)


光荣榜

我校离退休工作处获得-——2008年度北京市教育系统多项奖励

 

日前,在北京市教育系统表彰会上,我校离退休工作处被评为2008年度北京高校老干部信息工作先进单位,离退休工作处主办的“离退休园地”荣获2008年度北京高校老干部工作“优秀期刊”称号。

2008年在北京市教育系统组织的老同志活动中,我校离退休工作处组织老同志积极参与并受到多项表彰。“乘和谐号欢乐晚年、看祖国改革开放”党日活动专题片,荣获北京市教育系统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优秀主题党日评选活动三等奖。离退休分党委委员黄德玮老师在奥运会后,获得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首都奉献奥运好市民”的称号。

(摘至2009年2月18日《中国农大新闻网)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